HKPSC-P
為推動香港普通話教育發展,提升香港青少年個人發展競爭力,促進香港社會繁榮穩定。經反覆醖釀、廣泛調研,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正式設立「香港幼稚園及中小學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HKPSC)」項目(以下簡稱「項目」),項目組成員由內地和香港有關專家、學者組成,北京語言大學郭風嵐教授擔任項目首席專家,全面主持項目研發工作。
項目研發吸收當代語言學及語言教學最新理論成果,參考借鑒教育評估「達標+成長」模型概念,依據普通話測試規律、特點和香港普通話教育實際,提出香港幼稚園及中小學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設計構想,即秉持「結構與內容融合」理念,堅持科學性、實用性和系統性有機統一原則,實現以測促學,以測促教的發展目標。
HKPSC-P 測試特點
-
測查香港小學生普通話水平的標準化考試。
-
強調語言教育的發展功能,重在檢測學生普通話能力和評核普通話教學效果,實現「以測促學,以測促教」目標。
-
基於「達標+成長」模型,學生無論是否「達標」,都能獲得普通話能力「成長」。
-
秉持「結構與內容融合」理念,突出普通話學習與中華文化學習同步,為學生個人發展助力。
-
以科學性、實用性和系列性有機結合為研制原則,有助於提高香港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能動性,鼓勵並促進其普通話交際、交流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HKPSC-P等級設計

HKPSC-P測試對象是香港小學生,為學習和教學提供雙向服務,因而在等級設立方面,細化了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PSC)等級,一方面與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相呼應,另一方面也便於學生更確切地了解自己普通話水平的當下狀況和繼續發展努力的空間,便於教師準確細緻地了解、評核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改進普通話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為此,等級設計方面重點參考了香港教育局《普通話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2017)和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有關內容,將測試等級劃分為三級十二等,三級分別與小學學段相對應,初級對應小一至小二學段,中級對應小三至小四學段,高級對應小五至小六學段。初、中、高三級每一級都包含一、二、三、四等,由高至低分別描述為優秀、良好、中等、入門。三等十二級如下表所示:

HKPSC-P試卷設計
(一)試卷級別與測試字詞表的關係
HKPSC-P試卷按照初級、中級和高級三級設計編制,三個級別分別對應於測試字詞表的一級、二級和三級,即初級對應一級字詞表字詞,中級對應二級字詞表字詞,高級對應三級字詞表字詞。試卷內容設計依據階梯設計原理,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遵循「高級別包含低級別,低級別有限擴容高級別」原則,這樣的設計對應試人來說具有鼓勵性和激勵性,應試人既整可參加學段同等級水平測試,也可不拘於學段,參加高級別測試。例如:小二學段的學生,可以參加對應學段的初級測試,也可以參加高於學段的中級甚至高級測試。這一點是基於實現級別內達標和同時提供發展成長的空間思想而進行設計的。初、中、高三測試字詞比例分配如下:
初級水平測試用字詞,70%來自一級字詞表,30%來自二級字詞表;中級水平測試用字詞,10%來自一級字詞表,70%來自二級字詞表,20%來自三級字詞表;高級水平測試用字詞,30%來自二級字詞表,70%來自三級字詞表。
(二)試題設計
HKPSC-P 試題設計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時長適度。測試充分考慮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徵,每一級別的測試時長均控制在15分鐘以內。
第二,題型等量。三個級別的題型均衡分佈,有序銜接,每一級別均設計五種題型。初級試卷五種題型分別為:朗讀聲母和韻母,朗讀單音節字詞,朗讀多音節詞語,朗讀句子,聆聽理解、回答問題。中級試卷五種題型分別為:朗讀音節,朗讀字詞,朗讀短文,聆聽複述,命題說話。高級試卷五種題型分別為:朗讀單音節字詞,朗讀多音節詞語,名詞、量詞搭配組合,朗讀短文,命題說話。
第三,難度適中。三個級別的試題內容相互銜接,梯級遞進,逐級向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靠近,以方便應試人未來順利參加該考試。例如:初級試卷第一題是朗讀聲母和韻母,到中級試卷第一題,則從單個聲母、韻母測查過渡到測查音節。每一級別內容難度控制在該學段學生的平均水平。